江苏农垦:扛牢国企责任 深耕慈善事业
2022-12-21 14: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2月11日,江苏省慈善总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红军作为新一届理事会兼职副会长接受聘任证书。魏红军表示,江苏农垦始终牢记“国有企业要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的使命,扛牢国企责任,把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事业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形成“全民向善、人人为善”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江苏农垦始终牢记国企责任,深耕慈善事业,先后获得两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江苏扶贫济困突出贡献奖、全省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聚焦产业带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苏垦农发云台分公司,建起年产豆丹卵达5000万粒的现代化繁育基地,拉动地方豆丹养殖基地2000亩;在灌云县同兴镇玉兴村,稻麦亩产由原来的800斤提高至1000斤……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江苏农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产业+公益”帮扶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江苏农垦为联建单位举办灵芝种植技术培训

2021年,江苏农垦全面推进“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与14家联建单位在17个联建村及周边乡镇共辐射耕地31.99万亩,销售优质种子1898.2吨,优价收购稻麦8.4万吨,销售优质农资3712.8万元,开展稻麦良种、新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60余次,探索通过产业带动、市场驱动,构建产业帮扶长效机制,带动村强民富。与省农行合作打造“农技+农资+农机+农产品+农业金融”的全农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辐射面积超过400万亩,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又一生力军。

正如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兆辉所说:“江苏农垦具有分布地域性、产业基础性战略性和社会事业公益性的鲜明特点,在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起到了广泛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江苏农垦重点输出“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服务、援建基础设施、合资公司”等可复制的“苏垦模式”,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长期以来,江苏农垦全力支持江苏援藏工作,通过选派援藏干部、定向捐赠、消费帮扶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拉萨建设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口支援拉萨净土集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交流与合作,选派干部参与经营管理,通过消费帮扶、渠道对接,每年帮助销售特色农牧产品400多万元。

聚焦疫情防控,画出共克时艰“同心圆”

“疫情下,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我们承租的国有房屋租金减免了19万多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真的非常感谢!”租赁苏垦南通公司房屋的一家小微企业负责人董卫娟高兴地说。为缓解疫情影响,帮助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南通公司开展了承租户租赁房屋的排查认定工作。2022年上半年,垦区共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1642万元,在保障疫情防控、支持服务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等方面彰显了国企担当。

江苏农垦驰援西藏

面对疫情来袭,处处展现出苏垦力量、苏垦速度、苏垦精神。疫情期间,江苏农垦向省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用于黄石市疫情防控,并向湖北定向紧急驰援物资近60吨。为支持拉萨净土集团生活物资保障,集团公司捐赠大米和食用油30多吨。制药板块的正大天晴药业先后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江苏省红十字会等公益机构捐赠700多万元的现金和药品,积极组织科研力量,攻关抗疫药品。

聚焦共同富裕,拓宽职工群众“幸福路”

近年来,江苏农垦在发展国有农垦经济的同时,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出资7416.6万元与省慈善总会、省残联、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实施光伏助残项目,已平稳运营3年,为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实现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光伏助残的“江苏样板”;出资1200万元,助力省妇联、省妇儿基金会在苏北五市实施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行动;出资800万元,助力扬子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戎耀今生”工程;积极参与西部定向捐赠,先后向苏陕姐妹赋能行动、新疆克州、贵州铜仁、四川遂宁捐赠520万元;向江苏省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壮大慈善基金规模。

南通公司开展“爱心粥”志愿活动

集团公司加大垦区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改善力度,每年仅农场办社会投入7亿元左右,其中85%来自企业发展自身积累。实施乡村振兴垦区行动计划,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021年突破12万元,农场居民人均收入高出全省农民平均水平30%。自2021年起,将2.9万名农业职工公积金缴费比例从5%上调至8%。推动垦区大病互助全覆盖,大病互助基金总盘子超过3000万元,为防范职工因病返贫增设了一道“防火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推动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职工居民。”魏红军表示。

(刘平德)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