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罗鹏 通讯员 林刚)近日,由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院)设计的全国首个“三相共舱”220千伏GIL输电项目——南京燕子矶综合管廊GIL输电工程正式投运。
燕子矶地区经过多年发展,新城建设初露峥嵘,与幕燕风光带形成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长江新明珠,带动南京主城城北片区形象焕新,成为奔涌南京发展新“增量”。为满足区域用电需求,提升西环网可靠性,建设一条长距离、高输送容量的输电通道刻不容缓。
“传统的高压架空线占地面积大、规划通道难,不适合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设,而工程常用的交联聚乙烯电缆也无法有效满足该线路输送容量需求,必须要有新的办法。”南京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具体情况,该院创新采用GIL技术实现大容量电量传输,满足地区供电需求。
历时近4年的论证、设计和施工,南京院设计团队攻坚克难,实现了GIL-电缆直连技术、三相共舱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完成了GIL设计关键技术“一”到“百”的技术积累,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南京首个。
与众不同的GIL“南京方案”
“未来南京220千伏铁北变将继续升压,采用传统电缆敷设方式无法满足电能输送要求,GIL是一个相对成熟提高输送容量的方案”,南京电力设计院副总经理、时任燕子矶GIL综合管廊工程设总刘永生提到GIL设计方案的初衷。
GIL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简称,通过金属导电杆输电,将线路封闭在接地的金属外壳中,并通过压力气体进行绝缘,和电缆相比,它具有安全可靠、高效、集约、智能等优势。
据了解,南京院在设计前期充分计算了未来周边线路的输送容量,在与省市公司、燕子矶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南京鲁能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充分论证下,历时一年,最终决定将GIL输电技术应用于燕子矶通道管廊。
燕子矶GIL综合管廊工程主设王昊告诉记者:“这次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的GIL三相共舱技术,不仅提高了线路输送容量,而且可节约管廊空间50%以上。在降低工程总体造价的同时,间接缓解了燕子矶片区地下资源紧张问题。”
攻破技术难题 成就“南京方案”
GIL与常规电缆如何对接?怎样让GIL更加绿色低碳?GIL管道抗振问题怎样解决?面对工程中的三大技术难题,南京院设计团队逐个攻破!
据介绍,“南京方案”是全国首次采用GIL和电缆直连技术,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环境、造价等因素后,设计人员采用了管廊内GIL和电缆直连技术,通过GIS电缆终端将电缆和GIL直接对接,可节省土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同时,为满足燕子矶新城绿色发展理念,本项目充分考虑环保绝缘气体的应用,结合设备厂家及高校研究成果,创新应用六氟化硫(SF6)和氮气(N2)组成的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每公里可节约六氟化硫(SF6)的用量8820公斤,相当于节约21万吨的二氧化碳。”王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