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广场上演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春日盛会。在莫愁湖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文体社区以“踏歌旧时光 寻春忆民俗”为主题,积极探索“社志融合”新模式,合力推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和南湖记忆儿童友好街区建设,让老城区的青石板路绽放出新时代的治理之花。
旧物新语:文化基因唤醒社区认同
在“旧时光展示墙”前,“90后”社工小张正帮助居民张大爷操作智能手机拍摄打卡照。展台上陈列的木制秧马、竹编斗笠等老物件,在“社志融合”主题展板映衬下焕发新生。
非遗老师现场指导居民书写融合“莫愁善治 文体善为”字样的斗笠画作,将社区治理愿景融入清明柳燕图案。社区工作人员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送上青团,用传统美食架起暖心桥梁。
绿色传承:治理智慧赋能节气新俗
广场东侧的“种子保龄球”区欢声不断,用废旧材料改造的游戏道具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居民每击倒一个塑料瓶保龄球,就能获得寓意“向阳而生”的向日葵种子罐头。
“这个设计太巧妙了!”带着孩子参赛的刘女士赞叹,“既普及了环保理念,又让节气文化活起来了。”活动现场还将节气知识融入80年代南湖老游戏“跳房子追春”中,答对问题可额外获得青团奖励。此环节以文体游戏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
踏歌共治:多元共绘幸福同心圆
春锣声响,鼓点铿锵,非遗踏歌的悠扬曲调在广场上空回荡。文体社区志愿者代表与老年民乐团同台演绎歌舞,引得围观居民齐声应和。这场特别的踏歌会,既是传统的复苏,更是新时代的创编。
伴随着踏歌会歌声,来自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湖派出所、莫愁湖街道司法所的专业志愿者们为居民提供义诊、防诈骗、法律咨询等服务,还有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文明祭扫宣传。今日的演绎既守住了“踏地为节”的文化根脉,更踏出了“党群连心”的时代新声。
本次活动实现了“三个维度”创新——以文化认同深化社区治理、以绿色理念升级传统习俗、以多元共治筑牢情感纽带,正是“莫愁善治 文体善为”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春日的莫愁湖畔,传统民俗与治理智慧交织成曲,谱写着老城复兴的隽永诗篇。(蔡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