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我镇坚持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统筹谋划、创新举措、奋力攻坚,围绕公共空间治理“百日竞赛”,对全镇24个村居开展“三空间一资源”清收利用,实现了环境美化、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多方共赢,二季度成功进入全市公共空间治理“红榜”。截至目前,我镇回收违规侵占面积15384.05亩,问题整治率和土地回收利用率均达到100%,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712.98万元,村平增收35.65万元。

“小荷藕”长成“大产业”
“荷藕全身都是宝,夏季多吃身体好。”横桥村党总支书记丁文清热情向大家介绍,横桥村因地制宜盘活被占用土地资源,新增千亩以上连片地块1020亩,通过对该地块进行复垦改造,清除树根杂物,加固围埂,现已统一对外发包,发展荷藕套龙虾产业,为村集体增收43.35万元。
荷藕产业如今已成为我镇的特色产业,全镇共有荷藕种植面积3万亩,实现荷藕年产量4万吨、全产业产值4.48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并于2022年4月成功入选全国荷藕产业强镇创建单位。

“荒滩涂”变成“金土地”
“这块地以前一直都是村里的‘心头病’,现在通过土地整治、全面回收,滩涂地终于变成良田,周边环境也提升了,还能增产增收,真是为群众办了实事。”双桥村党总支书记杨文余所说的土地整治项目位于我镇陈家圩外滩,是隶属于双桥村的滩涂地,共有养殖水面 3500 多亩,由于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监管,发包面积与实际不对等,种植和养殖都存在投资少、效益低、粗养粗放的问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优势,经济效益微乎其微。
在空间治理过程中,双桥村“两委”积极顺应工作要求,采取重拳出击治顽疾,确保低值资源增效益为目标,经积极摸排、实地测量陈家圩外滩水面溢出面积 397 亩,全面收回非法侵占面积 263 亩,总计面积达 660 亩,增加村集体收入 26.786 万元。

“臭水沟”化身“防护渠”
“这里以前是臭水沟,大家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经过人居环境整治,现在变成了美丽河,不但河道变宽变干净了,我们晚上也能在河边散步了,真是一举两得!”高桥村村民黄仕清指着自家门前的生态河道说到。

为切实解决村民家门口河道脏乱差的问题,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全面治理,高桥村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利用“党建+治理”的模式,通过党群议事会、“码”上协商等渠道,清除周边道路和河道的违章种植,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建成长达600米的块石护坡和800米的防渗渠道,同时将原先存在安全隐患的拱桥拆建成平板桥,并在河道两边栽种当地特色绿植,不仅解决了农户种田水利灌溉问题,还绿化美化了村容村貌,极大提升了周边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田园种植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