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调皮、叛逆、爱玩手机,老师和家长们的‘药方’对我很有启发。”近期,新城社区的活动室里坐满了“困惑”的父母们,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启对孩子“吐槽”模式,倾诉之余也会相互“取经”。同时,社区还邀请心理辅导、亲子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家长们答题解惑、正向赋能,助力提升沟通技巧,破解亲子间的沟通误区。这样的活动,广受“新手”爸妈的欢迎。
这是今年吴门桥街道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实现“破局”的一个缩影。过去,社区的活动多围绕着老年人展开,作为中坚力量的年轻人参与积极性不高、融入感不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吴门桥街道29个社区党组织从青年群体“所急所盼”的家庭教育问题入手,依托为民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家长夜话”、亲子手工、课后托班等活动,助力青年群体破解“带娃”难题。在与青年的人“互动”中,充分挖掘、凝聚“青年能人”,建立“能人库”。由社区党委提供舞台,引导中青年群体充分发挥才华和号召力“反哺”社区治理,从而带动更多“青年才俊”走进社区,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在多次参加社区的活动之后,“能人”苏先生决定加入盘溪第二社区的“活力盘二•美好家园”志愿服务队。“我擅长画画,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以后社区搞活动,我可以帮忙出力”。志愿服务队里像苏先生这样的“年轻面孔”还有12位,他们“身怀绝技”、点子多、思路活,在志愿服务、活动策划等方面都能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是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的“草根智库”。不久前,由志愿服务队参与组织策划的“居民夜市”充分证明了这一举措的有效性。
“妈妈快看,这只猫好乖!”在居民夜市现场,花费一元钱摸摸肥猫“皮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明星项目”。除了这样“脑洞大开”的摊位,现场还有盆景、肖像画、编织工艺品出售,甚至还有小朋友经营的套圈圈……各种摊位应有尽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批邻里前来“赶集”。除此之外,为了让居民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志愿服务队的新生力量还提议,社区党员和居民骨干共同认领150份重阳糕,免费发放给60岁以上居民和孤老,“有趣”又“有爱”的活动创意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优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制定完善青年能人的发掘和培养工作机制,让更多的‘年轻面孔’走进社区,充分发挥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吴门桥街道党建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