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靠长漾、南拥周生荡,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东北部的众安桥村具有“两湖抱一村”的自然格局,村内坐拥千亩良田,谢家路自然村依靠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业,打造出“水韵桑田稻花香”绿色生态体验产品,成功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项目。
依托优越生态 投身田园乡村建设
谢家路自然村坐拥水韵、桑田、稻香等自然禀赋,桑蚕特色突出,农业基础扎实。2015年,村庄入选美丽乡村建设;2017年,成为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单位,随后谢家路自然村便启动了苏式化建设改造。
为营造苏式建筑粉墙黛瓦的风貌,村庄房屋由红顶与琉璃瓦顶改为黑顶,配合白墙灰线条的风格,还原了苏式老房屋的韵味。同时将原有的厂房拆除,利用乡土文化元素材料,新建自然教育中心、蚕桑学堂等,使其融入乡村整体环境。为美化河道、净化水质,河道沿岸加种了水生植物。
引进外来业态 吸引乡村回流
伴随着逐步回暖的气温,油菜花进入盛开季,也为前往餐吧与民宿的客人提供了融入自然的机会。谢家路自然村引入“苏小花”餐厅、“柴米多”农场、“五亩田”民宿等9家市场化业态,并借助当地特色生态农业,营造出与田园风光一体的就餐、入住体验,2022年共计吸引二十二余万名游客。
“我们目前正在举办旧物新生市集的公益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更多人流,”柴米多涵盖农场、果园、咖啡馆,品牌主理人分享了教育中心的系列研学活动,“根据时节,农场农耕体验项目会不断变化,包括春播、清明节前后的定植体验活动,游客也能够在果园进行桃树认领,熟悉植物生长规律。”传统农业植入休闲旅游,衍生出了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多样化生态种植活动,吸引着周边学校与家庭前来学习实践。
多元化的经营业态不仅吸引到游客参观,推动了村落农文旅发展,更带动着一波乡村回流:更多居民返乡创业,经营民宿;外来人员在此开设工作室,成为新村民。生态摄影师孙晓东把工作室从上海迁到村里,取名“籽庐”,将镜头对准震泽的蚕桑文化与四季时令美食;五亩田民宿老板张文轩是一名乡村规划师,从农房旁的五亩水稻田汲取灵感,在此修建民宿,将新经济带入到乡村。
丰富经营形式 带动村集体收入
谢家路自然村不断探索乡村发展新形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除引入市场化业态外,村庄先后成立两家合作社,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农文旅开发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17年,村庄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流转农田,由合作社运营打造“水韵谢家”品牌。农业合作社巧妙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以高端有机产品为卖点,加工生态大米、有机大米、米酒,将其向品牌化、价值化方向打造。2022年9月,文旅合作社成立,依据自愿原则,第一年共有64位村民加入成为股东,带入资金近500万元。在村委会的牵头下,理事长带领村民统一开发农文旅项目,包括皮划艇、露营基地、越野骑行。下一步,文旅合作社将与吴江区供销社合作,新建茶馆,以“茶馆+销售”空间的形式,出售吴江本地及整个苏州地区的农副产品。
目前,谢家路自然村也积极帮扶回流居民创业致富,在统一标准与经营规范下,鼓励农房改造民宿,与发展成熟的IP合作。今年,当地居民以自家房屋改造的民宿即将营业。
“今年9月,我们将继续举办长漾之约稻田艺术节,以文艺表演、摇篮杯篮球赛、农民运动会、乡村集市等形式,展示近年来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建设成果。”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党总支书记吴继华表示。据悉,震泽湿地片区已被列入环长漾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区规划之中,谢家路自然村正积极推进村庄风貌再提升和村级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利用,为特色田园乡村添加新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