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青花映童心,传统匠心润暑期——阅山社区“悦享暑假”暑期班第三课
2025-06-25 16: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七月盛夏,阅山社区的活动室内氤氲着淡雅的青花墨韵。7月16日上午,一场以“非遗初体验,暑假非一般”为主题的暑期班课程在此展开,20余名少儿在社区教育中心老师以及关工委志愿者的引导下,执笔点染,将千年青花瓷的素雅之美镌刻于石膏模具之上。这场融合历史、美术与科学实践的非遗体验,不仅为孩子们的暑假添上一抹文化亮色,更在稚嫩心田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作为“悦享暑假”系列课程的第三节课,“非遗青花”以“简驭繁”为核心理念,承接前两节剪纸的灵动镂空与扎染的随机晕染,将孩子们带入青花瓷的素雅世界。课程伊始,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青花瓷器型图谱,罐、碗、瓶、壶等八大类器型在屏幕上流转,配合“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诗句解析,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宋代美学中“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随后,简化的鱼藻纹、缠枝莲纹样被投影于白板,老师以铅笔勾勒基础线条,再引导孩子们用水笔填涂,将传统纹样的繁复之美转化为可操作的创作步骤。

活动现场,孩子们或俯身细描,或举瓶端详,石膏模具上的蓝白纹样渐次成型。两名小男孩正专注地在圆形石膏盘上勾勒缠枝莲纹,水笔的蓝色墨迹在乳白底色上晕染开来,桌面散落的参考图示与未完成的半成品,勾勒出课堂生动的创作图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俯身轻握小女孩的手腕,帮助她调整笔触方向,生涩的线条在耐心引导下逐渐流畅,恰如青花瓷“以简驭繁”的美学逻辑——用最简洁的线条构建最耐看的韵律。

从剪纸的对称之美到扎染的随机之趣,再到青花的线条之韵,阅山社区的暑期班以“非遗初体验”为切入点,构建起多维度的传统文化认知体系。通过轻量化实践,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技艺,更在历史脉络中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审美基因,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触摸、可创造、可对话的文化载体。(张沛鑫)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