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铸就的肩膀 岁月缝补的深情”文峰街道光明村社区走访看望百岁抗战英雄
2025-07-29 12: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崇川区文峰街道光明村社区一条安静的小巷里。社区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物品,脚步轻缓地来到一座普通居民楼,看望101岁的抗战老兵肖广仁,一位穿越枪林弹雨、将青春与热血镌刻在民族解放史诗里的英雄。

“肖老,我们来看您啦!”推开家门,志愿者们的问候让客厅瞬间热闹起来。坐在藤椅上的肖广仁老人缓缓抬头,虽已百岁高龄,眼神里仍闪烁着矍铄的光。他穿着干净的中山装,胸前那枚泛着温润光泽的“抗战纪念章”格外醒目,这是国家对他两次立下赫赫战功的嘉奖,也是他戎马一生的见证。

“1940年,我才16岁,看着家乡被日寇侵略,揣着两块烧饼就参军了。”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穿透时光的力量。当志愿者们问及抗战岁月,他原本平静的神情忽然激动起来,右手不自觉地抚过右肩,那里曾在1944年的石庄海岸战斗中被炮弹削去一块肩骨,留下了伴随一生的伤痕。

“那天下着漫天大雪,我们班趴在雪地里等了两个钟头,冻得浑身发麻,可谁也不敢动。”老人清晰地记得1944年1月那场突袭日伪据点的战斗。他带领战友用毛巾捂嘴、铁箍锁身,悄无声息解除哨兵武装,配合策应小组半小时内击溃敌军,创造了“零伤亡”的战绩。说到这里,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骄傲:“咱中国人,不怕硬骨头!”

一旁的老伴邵桂芳悄悄递过一杯温水,94岁的她,党龄49年,曾是江苏省劳动模范。“他呀,一讲起打仗就停不下来,夜里做梦还喊‘冲啊’。”邵桂芳笑着擦拭老人嘴角的水渍,眼里的温柔藏着65年的相濡以沫。1959年,她随肖广仁奔赴北大荒屯垦戍边,在冰天雪地里开荒种地;1964年回到南通,从服装厂学徒成长为车间主任,用科学分工让生产效率提升10%。这对“英模夫妻”的人生轨迹,恰是一代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注脚。

临别时,社区党委书记黄璐握住老人的手:“肖老,您的故事就是最生动的党课,我们会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肖广仁老人慢慢站起身,对着大伙儿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阳光照在他的白发上,也照亮了客厅墙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照片,老人的曾孙正举着他的抗战纪念章,眼神里满是好奇与崇敬。

走出小巷,志愿者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枚勋章的温度,老人讲述时的泪光,邵奶奶递水时的默契,都在诉说着:真正的英雄从不是传说里的剪影,而是将信仰融入柴米油盐,用一生践行誓言的普通人。在这个夏天,光明村社区的这场走访,不仅是对一位老兵的致敬,更是一次与历史的温暖对话,提醒着每一个人,岁月静好的背后,永远站着那些曾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尹颖)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