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营商环境的末梢神经,基层社区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企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南京栖霞区迈皋桥街道馨合园社区以“三小三大”工作法为支点,通过网格化治理重构政企服务模式,在产业园区的方寸之间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答卷。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却有一群带着笔记本的网格员;没有高大上的智慧系统,却架起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
小网格激活大效能,精准服务暖人心
一个雨天的午后,网格员杜雯雯如常开展巡查工作。行至新入驻的“侯姐厨房”门前,发现负责人李总正为门前积水无法排出而忧心:“开业在即,积水难排,顾客如何进出?”杜雯雯立即拨通园区物业电话协调处置,不到两小时,堵塞的下水道便顺利疏通。李总眉头舒展,感慨道:“没想到社区办事效率这么高,小事也能迅速解决!”
这仅是馨合园社区网格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辖区内企业众多、业态多元,服务需求各异。为精准对接企业诉求,社区将产业园区划分为四个专业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依托“铁脚板+云平台”双轮驱动,将服务高效送达企业门口。去年冬季,某企业负责人在微信群中紧急求助:“设备待装,急需安置场地。”当天下午,杜雯雯即带领企业实地踏勘三处闲置厂房,最终促成810平方米办公空间成功租赁。“我们像中介一样奔波,却更懂企业的实际需要。”杜雯雯坦言。
每位网格员都拥有三件“法宝”:磨旧的皮夹中整齐存放企业联系卡,工作日志里详实记录企业需求与发展历程,企业服务微信群则始终保持在线响应。一年来,累计为11家企业精准匹配所需人才,协助9家新设企业顺利完成营业执照办理,真正实现服务有温度、响应有速度、落实有力度。
小专班破解大难题,政企同心谋发展
面对重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社区创新推出“五个一”服务包:建立专属档案、季度座谈问需、专项问题会诊、定制解决方案、服务效果评估,力求服务像“量体裁衣”一样精准。
重庆庞大叮叮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总对此深有体会。年初,社区网格员小陶上门走访,发现张总愁容满面。“出租车停在停车场,可就是招不到合适的网约车司机,急啊!还有那个二手车交易的资格申请,政策条款我们没有专业的人懂,真是两眼一抹黑。”小陶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社区。
社区迅速响应。仅三天后,一场名为“春风送岗”的专场招聘会在园区举行。经社区精准筛选,27名求职者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
与此同时,了解二手车交易申请的社区专员刘金花直接“驻”进了企业。她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和张总团队一起,一条条研究申报要求,一点点整理材料。“刘金花特别细心,帮我们问有关部门、请教已经办理的企业。”张总回忆道。最终,申报顺利通过。更让张总惊喜的是,企业当年营业额实现了8倍增长。“社区真是雪中送炭,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上!”张总感慨地说。
小机制守护大安全,风险共治筑平安
在园区仓储物流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擂台赛”正有序开展。28家企业代表齐聚会议室,柒部物流安全主管王经理展示公司隐患整改台账:“发现消防通道堵塞后,我们立即以红色标识警示,并在两天内完成整改。”这一被称作“安全KPI”的积分制度,将原本松散的监管转化为高效协同的安全竞赛。
馨合园社区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针对园区仓储物流企业集中、安全管理压力突出的现状,社区创新推行“安全积分制”,将企业日常自查、隐患整改、应急演练等安全表现量化为积分。积分领先企业可在评优评先中优先获评,并享受免费消防培训、安全设备团购优惠等激励措施。王经理表示:“过去安全工作各自为政,如今通过联盟机制,企业间互查互学、经验共享,争当‘安全标兵’已蔚然成风。”
这一“共治共享”的安全管理模式,以积分激励为抓手,有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正如联盟发起人所言:“我们构筑的不仅是安全防护网,更是企业间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
暮色中的馨合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墙上的“企业服务作战图”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红色代表紧急需求,黄色标注政策匹配度,绿色显示服务完成情况。在这个0.3平方公里的社区里,“精准滴灌服务、智能匹配政策、动态联防风险”的治理创新,正助力每个市场主体在基层沃土中蓬勃生长。(杜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