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记录栖霞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日,栖霞区文联组织区摄影家协会部分骨干会员深入龙潭街道,开展“光影绘港城”主题采风创作活动。摄影家们用敏锐的镜头语言,探寻智造脉搏、捕捉生态诗韵、定格丰收喜悦,为时代发展留存鲜活影像。
《大美龙潭》李莉
港机重工:大国智造的钢铁脊梁
采风首站走进港机重工制造基地。大家瞬间被宏大的生产场景所震撼——巨大的门吊如钢铁巨人般矗立,焊花在精密构件上璀璨绽放,整个生产线有序运转。摄影家们穿梭于生产场地的光影之间,将工人专注的神情、设备运行的精密轨迹、以及凝聚智慧与汗水的“大国重器”雏形悉数纳入镜头。快门声中,不仅记录下现代工业的力量之美,更捕捉到栖霞作为“智造”高地的坚实步履。“这里每一道焊缝都闪耀着产业报国的荣光,”一位资深会员感叹,“镜头必须为这份‘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铿锵足音代言!”
《港机重工》陈家财
《俯瞰》崔华
《缤纷》马和平
“水一方”:荷韵飘香的生态画卷
镜头旋即转向被誉为“金陵水乡”的龙潭“水一方”。盛夏时节,千亩荷塘碧叶接天,粉荷亭亭,白鹭翩跹其间,勾勒出一幅灵动的水墨江南图卷。摄影家们或用无人机鸟瞰,捕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阔;或乘舟贴近水面,用镜头记录蜻蜓在荷叶上的瞬间。摄影家们还敏锐地聚焦于荷塘经济产业链:鲜嫩的莲藕、美丽的荷花、清甜的菱角、绿色的农产品,以及村民脸上洋溢的丰收喜悦,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一位女摄影家沉醉其中,“镜头要替这方水土诉说生态馈赠的诗意。”
《入画》徐远
《助农探访》华沙
芳草渡:科技赋能的“米”中乾坤
采风最后一站深入芳草渡大米现代化生产车间。摄影家们的镜头在这里探寻“一粒米”背后的科技密码。全自动化的稻谷清理、精准控制的低温烘干、智能化的大米加工及封装流水线……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现代农业的“硬核”实力。摄影家们用影像语言,为“南京好大米”的金字招牌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栖霞样板”留下了有力注脚。
《芳草渡》吴国权
交流互鉴:深化感悟,凝聚共识
采风活动拍摄环节结束后,协会立即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作品交流分享会。会员们精心挑选了自己近期拍摄创作的成果,利用投影展示,畅谈创作思路和拍摄感悟。大家也围绕如何用光影艺术更好地展现龙潭街道在高端智造、生态文旅、现代农业三个维度的丰硕成果展开热烈讨论。交流中,会员们不仅分享了构图、光影运用等摄影技巧,更深入探讨了作品背后的时代主题——大国工匠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兴农战略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场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切磋,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升华,深化了摄影家们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凝聚了用影像讲好栖霞故事的共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栖霞新篇章贡献澎湃的文艺力量。(吴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