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与会媒体,全面通报了自2020年7 月1日依法履职五年以来所斩获的斐然成就。五年春秋,江北新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16870件,审结110342件,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全市十佳政法单位、全市优秀法院。此外,两项专项工作获得国家级表彰,33项集体表彰、207人次个人表彰。
在潘院长的带领下,与会媒体参观了法院的各个办事机构。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走进了庄严肃穆的审判法庭,现代化的庭审设备、规范的法庭布局让人直观感受到司法的庄重与威严。在诉讼服务中心,这里完善的服务设施、智能化的服务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热情专业的服务态度,展现了法院司法为民的理念。法治文化展厅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法院五年来的发展历程、重要案件以及司法成果,让参观者对法院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全方位护航新区发展
江北新区法院肩负着全省审判职能最全面、案件类型最丰富的基层法院使命,不仅负责审理江北新区直管区各类民商事、刑事、执行案件,还集中管辖南京全市基层行政诉讼案件以及泛江北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并于 2022年3月1日起增设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
在服务新区发展方面,法院亮点频出。为保障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与科创局等16个部门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审结大量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如“助力‘阿尔法机器狗’企业脱困案”,避免企业陷入困境,该企业还入选 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50。
在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保障中,建立重大项目涉诉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审结众多建设工程纠纷,配合“保交楼”工作。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出台 18 项司法举措,开展“法链万企千社”活动,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审结大量商事纠纷,相关案例入选典型案例。同时,通过分析涉企纠纷发送法治体检报告,为企业防范风险。在“‘AI 换脸’人格权保护案”“集成电路企业股权激励案”等案件中,明确相关规则,保障新兴产业发展。
对于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成立江苏首个自贸区法庭,构建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创新审判机制,相关案例入选典型案例,如依职权查明外国法高效化解外商投资公司僵局案。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是法院的重要职责。五年来,审结刑事案件 3313 件,常态化扫黑除恶,打击各类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如“‘肉毒素’美容针案”被央视报道。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制作普法宣传片,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
在多元解纷机制构建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线上 + 线下”大调解体系和“7+6+11+n”融合法庭建设体系,建立多种类型化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行政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受省法院表彰,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获评“优秀调解工作室”。成立调解员实训基地,培训调解员885人次,入选全省法治实训项目典型经验,还通过发送司法建议推动矛盾源头治理。
在促进法治南京建设方面,审理大量行政诉讼案件,构建“点线面网”行政争议协同化解机制,被媒体宣传推广。对案件特点和败诉原因分析的经验做法被省市法院推广,“戴茹芳工作室”化解行政争议经验获最高法院领导批示肯定,打造出多起行政审判精品案例,开展法律援助试点工作,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司法为民保障民生福祉
江北新区法院以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依托扬子江法务区审判综合楼建设,完善诉讼服务设施,为特殊人群提供便利。制定一系列诉讼服务制度,提升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在民生纠纷化解上,审结大量涉民生纠纷案件,妥善处理各类民生工程纠纷。成立少年审判法庭和家事审判“微笑法庭”,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成立,高效化解劳动争议系列案件,相关案例入选典型案例。分类施策化解房改房办证纠纷,通过巡回审判等方式解决难题。
执行工作关乎胜诉权益的兑现。法院常态开展集中执行等行动,执结大量案件,执行到位金额可观。构建“一体两化三中心”执行工作模式,通过规范执行行为,邀请多方见证,成功执结侵占集体土地等案件,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司法改革激发活力
为提升扬子江法务区影响力,法院促进法治资源集聚,对接国际商事调解等机构,建立多元化解一体运行机制。联合多部门签署倡议书,与高校共建,开展征文活动,打造文化展厅,动议建设法治文化公园。
深化繁简分流改革,根据案件特点成立多个类案速裁组,民商事案件简案分流率达 75%。落实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意见,探索新机制,推进建设工程纠纷繁简分流和先行判决机制。
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显著。推进智慧庭审等建设,实现多项智能化功能,依托“互联网 +”实现诉讼常态化应用,搭建“政通人和”行政诉讼一体化平台,在全国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锻造过硬法院铁军
在队伍建设上,江北新区法院抓牢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多个支部品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获评全省法院首批“五好五强”领导班子。
抓细能力提升,建立分类分阶培训机制,与高校共建,开展法官助理分阶培养,以调研带动人才培养,加强聘用人员管理,推动其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统筹”转变。
抓实纪律作风,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离职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完善教育管理等机制,召开家属助廉座谈会。
五年来,江北新区法院成绩斐然,但也面临案多人少等问题。未来,法院将继续在新区党工委和市法院党组领导下,落实相关意见和方案,加快推进国家级新区一流现代化法院建设,为江北新区和法治南京建设贡献更大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