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金湖县江苏横河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伴着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现场一片忙碌景象……日前,记者走进横河集团、苏仪集团、杰克仪表等多家仪器仪表企业,从企业生长的蓬勃活力中,感受金湖仪器仪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金湖县在仪器仪表产业持续发力,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金湖仪器仪表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实现大发展。截至目前,金湖县拥有各类仪器仪表市场经营主体近2000家,2022年,全县仪器仪表产业实现开票销售22.54亿元、同比增长24.44%;入库税收7922万元,同比增长26.75%。
政策支持,夯实产业“底盘”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为不断放大仪器仪表产业影响力,金湖县将智能仪表作为全县制造业重点培育打造的八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出台《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建立起重点企业挂钩培育工作机制,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促进仪器仪表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今年1月,金湖县人民政府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着力从检验检测、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面为金湖仪器仪表企业出良策、解难题,为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针对仪器仪表特别是智能仪表制造企业存在的“小而活”、高成长的特点,金湖县建设湛钢(江苏)智能仪表产业园,打造初创型、科技型仪器仪表企业孵化平台。瞄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产业发达地区,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招商小分队,大力实施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目前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2000万至1亿元高科技项目3个。
不久前,“市监护航 聚力发展”暨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金湖隆重举行,自全国各地的18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云集金湖,共商仪器仪表高质量发展大计,助推金湖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发展。
科技引领,驱动发展“引擎”
仪器仪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多年来,金湖县持续实施技术攻关,助推仪器仪表产业快速发展。在规上仪器仪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金湖县大力鼓励企业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强化校企合作方式,实现研发平台升级改造。现已与同济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引进省科技副总11名,获评省“两站三中心”11个。各类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381项,承担省市科技项目18个,入选江苏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目录12项,通过江苏省级新技术新产品鉴定6个。
坚持以“智改数转”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力,提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现拥有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11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0家,红光仪表创成江苏省智能车间,为以“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密”为业务特点的仪器仪表企业树立了智能化生产的标杆。
截至目前,全县有仪器仪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占全部高企总数的16.8%;拥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江苏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淮安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江苏省智能车间2家。金湖县也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金湖县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久久为功,助推集聚发展
时间蕴藏伟力,奋斗书写辉煌。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仪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转移等方式,各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代表性产品,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逐年提高,全县仪器仪表产业正快速发展、加速集聚。苏仪、杰创、杰克、华尔威等企业部分产品技术领先于国内其他同行,杰克仪表参与20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全县有3家企业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红光仪表于今年获批第二批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从单纯的设备生产领域向提供系统设计等服务领域拓展。
目前,金湖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金南、塔集等镇(街)工业集中区为支撑,苏仪集团、杰创科技、华海测控等企业为龙头的协同发展格局。主导产品也从石油装备配套仪表拓展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显示控制等五大类168种,并逐步向成套智能化系统拓展;主要市场也从最初的县内市场,走向欧美、拉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经济运行率先好转的关键一年,接下来,金湖将树牢“质量第一”意识,深耕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建设省级仪器仪表产业示范园区。(通讯员 陈建鹏 何宝杰 纪晓君 融媒体记者 郭敏杰 刘梦 浦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