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海安市角斜镇汤灶村村民却在忙着收割韭黄,金黄色的韭黄洗净包装后成了春节后城乡餐桌上优美的菜肴,韭黄成了村民增收的“黄金”。
2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在汤灶村,十几个身影三两结伴地走近。大家掀开农田里黑色薄膜,哈着气,聊着天。等到正午太阳高升,韭黄地里的霜气逐步退去。人群中喊出一句“开干了”,大家拿着各式“家伙什儿”,跨进符仁兰的农田里。伴着响亮的号子声,大伙们挥动锄头、拨开泥土、挖开沟槽,村里的“老把式”们将镰刀插入沟渠间隆起的土堆,握住长柄向后拉拽,鹅黄的韭黄这才露了头。戴着五色头巾的妇女们紧随其后,用绳子把韭黄扎好,码放在一旁。“春节后的韭黄又涨到14元一斤了,得抓紧割了赶个好市价…”42岁的符仁兰一镰刀下去,韭黄特殊的香味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自家种植的三亩多韭黄,就是她年年丰产的“软黄金”。
汤灶村种植韭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是海安市名副其实的韭黄专业村,所采韭黄茎如白玉、叶似黄金、营养丰富、鲜嫩可口,久负盛名。全村耕地面积6225亩,其中韭黄种植近3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万元,在持续做强汤灶“一村一品”韭黄特色产业基础上,“金叶牌”注册商标延期到2031年。
采取“合作社+农户+电商”的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以连片种植为主,加大宣传打响品牌。通过电商、超市等途径把汤灶韭黄送上大都市的市民餐桌,全年度电商销售订单数192单,总额达152万元。实行精准选地、精准投入、精准管理,全力维护和发挥好“金叶牌”韭黄的品牌优势,韭黄产业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赢销”,形成了比较清晰、完整的产业链条,呈现迅速发展之势,成为该镇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不仅如此,汤灶村还带动了周边光明村、来南村以及东台市新街镇的部分村的韭菜种植。
傍晚将至,夕阳透光玻璃窗散落在汤灶村妇女们的脸上,你烙皮儿、我拌馅儿,热气腾腾的韭黄春卷出锅,寄托着乡亲们憧憬新年的美好愿望。“对我们汤灶人民来说,韭黄是一个贵宾菜,无韭黄不成宴,韭黄炒文蛤、炒鸡蛋、韭黄春卷…谁家要是不吃个韭黄的那不算过年。”村民缪春林介绍道。
“我们把‘韭’久为功,产业富民作为2022年党建书记项目,让韭菜、韭黄成为致富的‘金叶’,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实。”村党总支书记卞小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