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农场“慧”种田,“耕种管收”自动化
2022-04-25 09:5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记者鲁舒婷 通讯员杨基楼  
1
听新闻

占地1200亩的汤泉数字大田示范区,土地平整开阔,成片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

加药结束的植保无人机正在起飞,开始小麦赤霉病防治作业。

近日,在浦口区汤泉农场数字大田项目现场,小麦已经冒出嫩绿的幼苗,进入抽穗扬花期,占地1200亩的麦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嗡嗡……”伴随着螺旋桨的高速转动声,一架直径约1.5米、满载着两桶农药的植保无人机从麦田上方轻轻掠过,旋翼下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喷洒到小麦上,开始赤霉病防治作业。

“实时高度:2.4米;实时速度:每秒4.5米……”南京帮你忙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王家运的手机上,无人机的实时情况被精准显示。一分钟后,无人机到达300米外的田垄处,“它聪明着呢,会按照‘之’字形来进行作业,一旦电量过低或药水不足,都会自动返航。”王家运介绍,以前人工打药,一天最多三五十亩,现在,他吃顿饭的功夫,无人机就能作业100多亩。

“汤泉农场数字大田项目是浦口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项目的场景之一。”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书记樊丛丛告诉记者,项目针对水稻、小麦规模化生产需要,开展稻麦轮作关键环节农机无人作业技术示范应用,实现水稻和小麦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环节“无人化”自主作业,让科技型农民在这里大展身手,让更多农户想种田、“慧”种田。

打药不需人、育秧不下田,当前,除了处理部分“自生稻”及田边杂草外需要人工操作外,“科技范儿”十足的无人农场已经实现了全流程机械化和自动化,只需四个种植大户承包即可完成全年生产劳作。这背后,少不了来自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的技术支撑。

去年7月,研究院在汤泉农场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1200亩田块建立示范区,搭建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监测系统、农机作业精准控制系统及装备智能化升级、水稻精准生产管理系统、智慧灌区自动测控系统等,推动物联网、智能农机装备等无人作业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无人农场应用场景由我们搭建,包括农田墒情及气象灾害监测子系统,作物病虫害监测评估子系统,各类农机设备升级改造等,从而形成适合该地区水稻规模化生产的无人作业技术体系。”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项目负责人陈欣举例,农田墒情监测系统就是通过安插在地里的墒情传感器,检测土地湿度和温度情况,最终得出最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案,实现“因地施水”。

记者了解到,各类“黑科技”的使用可让示范区农机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节约水、肥、药10%—15%,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增收超10万元,同时通过可视化、数据化、标准化管理,为农业节水、灾害评估、减灾减损提供科学指导与服务。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