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省“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获得中央财政奖补20亿元,实现国家“山水工程”零的突破。在我省入选项目中,涉及扬州的有4类7个子项目。预计到2024年,经过三年的修复,南水北调东线将呈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美景。
“为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中央财政对地方开展‘山水工程’给予支持。该项工程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申报,明确各省申报工程不超过1个,每个工程中央财政奖补不超过20亿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水工程”旨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现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
2021年11月,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和财政厅联合下文,组织大运河沿岸的徐州、淮安、扬州和宿迁4市申报国家“山水工程”,主要包括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林绿综合修复、水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空间保护等六大类型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我市精心筛选了29个项目报到省里,最终7个项目审核通过,合并成湿地保护修复、水生态修复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智慧监测等4类,占全省子项目总数(共计25个)的28%。”该负责人介绍,这7个项目分别为宝应县的里下河湖荡退圩还湖项目,江都区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区域河道生态整治项目、邵伯湖东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广陵区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区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扬州三江营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项目,邗江区的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邵伯湖西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75亿元,实施周期为2022-2024年。
“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够入选,和扬州的区位优势以及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密不可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处负责人介绍,扬州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沿大运河及周边湖泊水系形成的生态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集中展示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起着生态“绿肺”的重要作用。
“这7个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我市披绿衣、流清水、现生机、展新貌。”该负责人介绍,例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区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将通过对入江水道廖家沟沿线自然湿地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增强河流及其沿岸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清水通道,加强生态湿地对饮用水源的保育作用,保障入江水质稳定。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将通过开展北湖湿地生态修复,为湿地水禽类提供适宜的生境,可有效恢复水禽生物多样性,同时能够确保下游重要湖泊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通道提供水质保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扬州推进长江大保护、江淮生态大走廊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成果显著。去年,运河三湾生态修复入选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今年,北湖湿地公园晋升国家湿地公园。目前,扬州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凤凰岛、三江营等生态敏感区划入国家级生态红线区域,并设立了宝应湖、渌洋湖、高邮东湖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提升了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的生态涵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