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市召开农村环境整治机构整合方案研讨会,明确了新形势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机构整合实施方案。作为整合的主要机构,海安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组办公室完成农村环境焕新的历史使命,风雨兼程15年,为农村环境改善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命依旧在肩,他们将以新的姿态,新的身份继续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新征程中。
率先落笔:一张蓝图勾勒出宜居农村的海安构想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脱“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农村脏乱差现象,2008年初,海安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力争在短期内全县农村环境得到有效转变。农村环境整治办从农村实际出发,把研讨会开到了田间地头,全员扎进各镇村蹲点调研,厘清特点、难点和堵点,提出“五个统一”工作法,就此拉开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的大幕。
2018年,伴随着海安撤县设市的历史跨越,办公室更名为:海安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组办公室。此后,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方案也进入了快速迭代期,相继开展了农村保洁市场化运行模式试点、“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提档升级等工作。
15年来,从先行先试、边整边改的敢为人先,到“四清四化”、秸秆禁烧禁抛、村庄清洁行动、“五位一体”长效管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再到汇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大局,农村环境整治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宜居农村的海安构想勾勒得愈发清晰。
稳健行笔:一套机制铺陈出宜居农村的海安方案
思路活,则机制活;机制活,则全盘活。作为一项“当下改”与“长久立”的民生工程、系统工程,如何让全市210个行政村,1180平方公里农村土地,1523条农村河道,2450公里农村公路以及24万户村民庭院保持干净整洁、卫生有序,是一直以来横亘在农村环境整治办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15年的接续奋斗,海安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三个是三个要”工作机制。首先是政府管总,要明确一种导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环境整治往往是一项口头号召,而农村环境整治更是一片空白,各区镇政府对生态环境质量也是生产力的认识不足。为扭转这种不重视的倾向,农村环境整治办坚持“管”和“抓”两条腿走路。关键是市场提效,要收获一种成效。农村环境整治点多面广,反复性极强,仅仅依靠行政管理无异于给基层工作人员提出一道无解之题。为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农村环境整治办着眼“质”和“效”两个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市场化运作。最终是全民共创,要形成一种文化。回看农村环境整治办的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并不是水到渠成。因为老百姓长期固有的生活生产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保护环境的意识尚未形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让乡亲们认识到此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全民动手的活力,农村环境整治办坚持“疏”与“导”并举。
圆满收笔:一等工作点缀出宜居农村的海安画卷
多年来,海安农村环境整治一任接着一任干,扎实的工作成效也让海安农村环境整治一路从先发优势变成了领先优势,赢得各方面的肯定。2018年,随着党中央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进一步部署,各兄弟县、市(区)效仿建立的农村环境整治办陆续撤并。海安农村环境整治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巩固成果再送一程”的责任担当,保持机构不撤、队伍不散、投入不减、力度不降的总基调,各项工作继续领跑全南通,在把过去好的经验传统进一步巩固的同时,为海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从南通首家设立到南通最后一家撤并整合,海安农村环境整治办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明确了整合期间“三变和三不变”的工作思路,即变牵头单位、变分管负责人、变考核内容和方式;原有办公室人员不变、原有考核体系和力度不变、原有资金投入数额及来源路径不变,确保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平稳推进不降速、高水平推进不换档。
时光流转,十五载整治隐入乡间;初心不变,千万家宜居乐在心田。海安农村环境整治办的15年,是从农村土地里一步一个脚印蹚出来的15年,也是海安农村一草一木变整洁的15年;是2000名农村环境整治人风雨无阻拼出来的15年,也是24万户村民共建共享乡村文明新成果的15年。时间从不停留,使命的召唤也一样。
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深情地评价道:“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的农村环境整治办,以及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为全市农村环境整体水平持续大幅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海安历史上应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