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凤凰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策一例”之远翔生活广场商圈
2023-11-28 19:0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明世玮  
1
听新闻

一策

穿针引线商圈党组织巧解商居矛盾

城市商圈是城市中经济最为活跃的核心区域,但商圈的经营也给周边居民小区带来了随意停车、噪音吵闹、卫生脏乱等问题,通过商圈党组织找准问题“穿针引线”发力,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路径。

常态走访知难题。由商圈党组织主导,组织党员对商户和居民进行实地走访和意见征询,详细了解居民诉求和商户经营情况,与周边居民建立良性互动,梳理出商居矛盾,列出问题清单。多方议事聚共识。商圈党组织针对走访排摸出的问题清单,建立商圈共治机制,定期进驻商圈面对面畅谈,推动事务共议、难题共解。商居联动零距离。商圈党组织积极探索商居联动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微业、优品推介、文明经营、主题市集、典型选树、邻里共治等活动,构筑“融合共治”幸福共同体,真正实现让商户得实惠享收益、让居民得便捷享服务、让区域得共建享提升。

商圈党组织作为“绣花针”,通过在商户和居民中穿起党群连心线、架起暖心服务线、搭牢文明健康线、铸就平安和谐线,用“绣花”功夫推进商圈精细化管理,有效推动了商圈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例

党建引领“绣花针” 织就商圈治理“锦绣图”

远祥生活广场地处凤凰镇核心区域,作为商业休闲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许多生活、娱乐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烦恼:油烟噪音扰民、非法设置停车位、环境卫生差……商居矛盾日益加深。先前仅依靠与居民与商户或相关部门单向线性沟通的方式,常常导致沟通不畅、问题了解不清、处理耗时长等情况出现。

为了妥善解决矛盾纠纷,远祥生活广场党支部在商圈中招募志愿者,由党员带头组建商居志愿服务队,在周边小区开展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居民对于商圈治理的诉求,梳理出问题清单。

同时,线下在远祥生活广场党建阵地“海棠益站”设置商圈“回音壁”信箱,线上通过微信建立“商居互动联络群”等载体,让商户和居民能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建议,表达自身想法,有效建立起民意收集平台。

根据前期走访和收集到的周边居民诉求,远祥生活广场党支部邀请居民代表及市场监管、城管、人社等部门条线负责人,构建商圈治理共同体,建立“12345”运行机制。每月由1家单位轮值主持工作,打造轮值圆桌会、党建联席会2个商圈议事平台,探索商居携手互联体、商圈公益合伙人、海棠文化同心圆3项联动模式,完善“问题、需求、资源、项目”4张清单,实施“需求收集、民主协商、分类分级、问题交办、结案反馈”五步闭环管理。

在“12345”机制的顺利运行下,商圈志愿服务队配合城管部门对周边区域违停乱象,通过设置引导标识、施画停车线框、开放内部资源、开展秩序引导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停车难题;针对商户音响过于吵闹,甚至深夜仍不停播的情况,党支部积极加强宣传引导,提醒降低音量,对于拒不整改的商户配合派出所进行教育整改,纳入“商户黑榜”在“海棠益站”公示;联合商圈物业及市监局开展商户卫生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以水枪冲洗等方式协助商户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在妥善解决商居矛盾问题的基础上,远祥生活广场党支部积极加强商居联动,开展“商居月月谈”活动,围绕周边居民、商户的实际需求确定月度活动和共建项目,推行“走、看、论、办、评”工作法,实现商居共治、联动办事。

对周边居民及商户进行用工、待业情况全覆盖摸底,建立供需台账,开展招聘活动8场,帮助周边15名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摸底核实商户及产品信息,建立优质产品和服务信息库,依托党群服务驿站、居民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平台,免费向周边居民推介,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帮助商户拓宽销售渠道;开展助老送服务、助困送爱心、助残送温暖活动12次,营造情暖邻里良好氛围。链接职业技能学校,开展商户“增技赋能”培训6场,有效提升商户经营服务水平。

通过发挥远祥生活广场党支部“连心桥”作用,深入调研商居需求,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了商圈治理的深度融合,实现居民和商户的“双向奔赴”。(通讯员 明世玮)

标签: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