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视角探寻电力事业 南师大实践小队走进南京供电感受电力科技与温度
2025-08-13 16: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夏夜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深夜写字楼灯火通明,这些习以为常的光明与便捷,究竟由谁保障,如何保障?带着这份对电力世界的好奇,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启智逐光实践小队走进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试图在铁塔与电缆织就的城市脉络里,寻找答案。

科技微光里的民生温度

企业文化展厅的玻璃柜里,静静躺着一只锈迹斑斑的老式电表。指针停在某个模糊的刻度,像把一段旧时光轻轻按住。而几公里外的江北新区人才公寓“零碳社区”作为国内首个直流微电网与住宅结合的示范项目,生动彰显了电力技术对低碳生活的深层赋能。这里的每一度电都带着“绿色基因”,每一盏灯都连着“低碳密码”,电力技术正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在江北新区智能电网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全天候守护着电网安全。在这个能源互联网的“大脑”里,千万个传感器像敏锐的神经末梢,捕捉着城市每一次呼吸。那些跳动的光斑与代码,实则是科技写给生活的温柔情书。“这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为美好生活充电’的生动实践。”一位队员深有感触。

灯火阑珊处的默默坚守

“365天、24小时,故障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在南京供电公司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一位从业20年的抢修队员随口一句话,让队员们内心泛起波澜。台风天里,他们在浊水与泥泞中排查线路;七月流火,他们顶着烈日曝晒抢修设备;元宵夜,夫子庙长街灯火通明,他们在现场值守,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拼凑出“光明守护者”最动人的剪影。

穿上厚重的工作服,系好安全绳,实践小队队员尝试体验登杆作业。不过几分钟,汗水就浸湿了衣衫,忽然间便感同身受电力师傅们夏天作业时的艰辛与不易。在户外箱式变电站学习维护时,看到他们对每颗螺栓的松紧、每处接线的规范都一丝不苟,才明白正是工作人员们藏于毫厘间的较真,才稳稳托住了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实践活动的余温尚未散尽,回望来时那些萦绕心头的困惑,竟在不经意间有了答案。原来那片温暖人间的万家灯火,从不是凭空亮起的光。它藏在一代代电力人掌心磨出的厚茧里,浸在他们寒来暑往未曾停歇的脚步中,更融在默默坚守里。

活动结束时,队员们感慨道,电气专业的课本里,不仅有欧姆定律与电磁感应,更藏着“为美好生活充电”的使命。以前总以为,电气专业不似医生、律师,能够及时直接地帮助到别人。但现在才慢慢明白,每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们或显性或隐形,却都在为美好生活增添一份力量。(张曼琪 吴旻)

标签:民生;科技;微光
责编:罗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