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战疫力量,让清明更“清明”
2022-04-05 18: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梨花满族,洁白无瑕;春风阵阵,落英缤纷。在万物生长、大地春和的景明之时,时光的指针再次指向芳草萋萋的清明时节。同时,慎重地提醒人们礼敬先祖、敦亲睦族、缅怀英烈……

时值一年春草绿,又逢清明祭扫时。清明节的习俗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个人、家族与国家情感上的联结与升华,自古以来,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精神源头的寻根时刻。在这样的日子里,总会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人让我们心怀感念。

疫情面前,“清明”应理性祭祀。思亲烟火扰,平安祭先人。清明,是一个抚慰心灵、静心思考的时刻。一样的清明 ,同样的思念,不一样的纪念方式。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树立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灵活地选择祭扫时间,尽量避开车多人往的高峰期,不给病毒有任何可乘之机。在祭扫期间,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好口罩,不在现场或人员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避免跨区域异地祭扫,凡事理性而为,就能降低风险。我们缅怀前辈,寄托哀思,只要带上一颗敬畏、虔诚、沉思的心,就能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抚慰和告诫生者的精神与心灵。

疫情面前,“清明”应丰富形式。缅怀登“云端”,追思留心间。连日来,多地纷纷发出“移风易俗”、文明过节的倡议,努力倡导人们以“云端祭扫”、书写寄语、敬一束鲜花、植一棵树等文明、低碳、绿色的祭祀方式,用真诚的情感和感恩的心灵,深深地缅怀先辈,平安过清明。在我们尊重祭祀习俗的同时,还要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弘扬文明祭扫的“云”空间、“云”思念。疫情之下,选择网络祭祀、撰写缅怀文章、家庭追思等文明祭祀的新方式。这样,既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鼎力相助,也是对祭祀新风尚的大力弘扬,让“移风易俗”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疫情面前,“清明”应“清廉”为正。梨花风起时,清明亦“清明”。清明节祭英烈、思先祖,祭的是“碧海丹霞志士心”,思的是“玄晏家风黄绮身”。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学习。当前疫情防控还未到“松劲”、“歇脚”之时,我们应多一些文明,少一些陋习;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放纵……尤其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端正自身品德,以身作则,示范引领,自觉做文明安全祭祀理念的传播者、践行者,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不断修正前行的方向;更好地将我们传统的文化习俗传承和发扬下去,进一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春风拂垂柳,气宇亦澄清。战疫仍在继续,防控不能松懈。我们必须坚持文明节俭和健康向上的节日基调,用简单的方式过一个安全、文明、廉洁而又丰富的清明,用实际行动告慰先辈,让清明节更加“春和景明”。( 通讯员 陈立芸)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