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既是炎炎夏日的消暑好物,也是文人墨客彰显品味的工艺品。中国的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书画印”通过巧妙的布局便可与扇面形成一幅雅致的国画,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文化瑰宝。
8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公益讲座在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举办。这次公益讲座以“荷风雅扇”为主题,由苏州广电总台《看苏州》、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主办,特邀苏州电台著名主持人、花鸟画家阿丁老师担任主讲,苏州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施斌助阵,带领大家打开艺术之门,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千年风雅不减 阿丁讲述文人扇典故
阿丁老师启蒙于苏州花鸟画名家濮建生先生,师承中国花鸟画大师吴冠南先生,多年潜心研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现为苏州美术院特聘画家、吴门扇艺研究院联合创始人、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依据自己的创作经验,阿丁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画与文人扇的历史渊源。扇子不仅用来驱暑,还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品为人们带来精神文化的享受。
扇子,冬藏夏出,时令明显,文人雅士都喜欢手持一把扇子,摇动有风拂面。一扇在手,气节风骨伴其身,所以文人往往视其为“怀袖雅物”,对玩扇子大加赞赏。
“翻开中国文化史,总会发现文人与扇子引出了不少佳话。文人雅士互赠题诗词字折扇,表喻友情别意。手持折扇,成为当时生活中高雅的象征。”讲座上,阿丁老师将文人扇的历史典故娓娓道来。东坡之行扇、唐伯虎画扇、悲鸿赠扇、白石与“扇头诗”、梅兰芳“扇”戏、老舍藏扇等等,每一个名称后面都有其故事,都代表着文化名人对扇子的喜爱,以及折射出来的扇子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扇画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历代书画家无不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以抒情表意,它是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把玩之物,也是持扇人品位与身份的象征。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书画家们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
映日荷花依旧 笔墨留美入扇面
此时的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正是“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的好风光,瓷瓶里也插着绘画参照的荷花,一时间馨香满室。阿丁老师一边向听众讲解绘画的要点步骤,一边在扇面上作绘画示范,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朵生机盎然的荷花,再添几笔浓淡相宜的墨汁作小鱼,便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鱼戏莲叶间”。
大家按照阿丁老师的教导也进行自己的创作,在素色的扇面上落下笔墨,尝试自己绘画一把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的艺术成扇。阿丁老师也会为手法生疏的听众润色画面。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学习中,一朵朵荷花在大家的手中的扇面上盛放,场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阿丁老师的画工让现场听众折服,“阿丁老师只是在我画的荷花上添了几笔,就让荷花多了风骨和神气。花鸟画真的是一门有灵气有底蕴的艺术,我决定要捡起画笔多钻研绘画。”一名听众这样说道。
阿丁老师的公益讲座,不仅让大家了解了中国传统扇文化,也让大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花鸟画的魅力,提升修养,陶冶情操。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被时代所抛下,只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成为丰足的精神食粮,不朽的文化瑰宝。